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
〔寶島采風〕大武山下客家庄 棒球學府名氣揚
2023-08-10
在全民「瘋棒球」的年代,熬夜守著電視機,為棒球選手加油,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。屏東縣內埔鄉美和青少棒、青棒兩支勁旅,曾多次代表台灣拿下20座世界冠軍獎盃;世界麵包大賽冠軍吳寶春也是內埔子弟,都是台灣人的驕傲。
內埔臨近大武山下,因位在平原「內」側的荒「埔」地而得名,客家居民約占60%,為「客家六堆」的「後堆」。鄉內保留不少歷史建築,有李氏宗祠、曾氏三省堂、徐家古厝等,即使不刻意走訪老街,傳統建築仍不時映入眼簾。
醫學博士 創辦美和中學
美和棒球隊屢次在國際賽大放異彩,在幕後出錢出力的徐傍興(1909-1984)是幕後最大功臣。內埔鄉美和村出生的徐傍興,是知名外科醫學博士,有「台灣第一刀」的稱號,為回饋鄉里,1961年獨資創辦美和中學。
徐傍興的家訓是:「要幫助別人得到希望」,因此當1970年七虎少棒隊因未能衛冕世界冠軍,無法加入北部華興中學球隊,徐傍興成立美和棒球隊,收留這批學生,又禮聘客家棒球教練曾紀恩到校指導球隊。
自1970年到2001年,美和青少棒得過11次、青棒9次世界冠軍。徐傍興在醫療、教育上的貢獻,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。位於美和村的徐家古厝,是徐傍興祖父所置,為百年客家傳統建築,古厝內有徐傍興雕像、大事記以及舊照片。
傘架聚落 六堆客家園區
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佔地約30公頃,園區地標為6座傘架聚落式建築,以「為大地打傘遮蔭」的概念,結合客家「笠嬤」(斗笠)與紙傘意象,傘架上的太陽能光電系統,利用南台灣豐富的陽光資源,提供園區環保綠能,可節能減碳。
園區以展示台灣客家文化、常民生活體驗為主軸,兼具博物館、語言文化傳習、展演、生態保育、休閒遊憩等功能;園區內規劃有傘架客家聚落、自然草原、田園地景、九香花園伯公區等4大區域,環境優美,夏夜流螢點點,更添韻致。
豐田老街 穎川堂歲進士
豐田老街是18世紀中葉發展而成的古聚落,有巴洛克式洋樓、台灣紅磚屋、日本昭和時期的洗石子建築,巷內有傳統三合院,充滿懷舊風格。其中鍾家古厝「穎川堂」,懸有鍾召棠「歲進士」匾額,相當獨特。
根據文史工作者、退休醫師邱統凡考證,台灣的「歲進士」是各地書院貢生參加會考後,全台第一名的「貢元」報請禮部授予「歲進士」。鍾召棠在1863年擔任六堆大總理,協助清廷平定戴潮春之亂,因功實授同知五品,並選為歸部知縣。
鍾家古厝不遠處的「懷忠門」,又稱為「新北勢庄東柵門」或「豐田隘門」,為國家三級古蹟。原本是在聚落外圍設置的「境界柵門」,後因鄉勇協助平定林爽文之亂有功,由朝廷頒「懷忠」匾以示功勳,牌匾即被置於城門上方,以紀念先民忠勇精神。
三教合一 儒釋道連體廟
內埔鄉「昌黎祠」是全台唯一主祀韓愈的廟宇,位於內埔村的昌黎祠,與旁邊的觀音廟、天后宮連為一體,成為罕見的儒、釋、道三教合一廟體,且由同一單位管理,顯示客家人對宗教的兼容態度。
韓愈世稱「韓昌黎」,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,在擔任潮州刺史時,帶動學風,被尊為「嶺南師表」。嶺南先民於明末清初來台,在內埔建昌黎祠,敦請名師講學,如今昌黎祠雖已無書院功能,但每逢考季,都有無數考生到此祈福。
客庄文化 盤花祭祀伯公
內埔鄉民以務農為主,信仰掌管農事耕稼的土地神,尊稱土地神為「伯公」,不僅「伯公廟」林立,還會在廟旁植種大樹讓「伯公」乘涼。客家人對待「伯公」如同自家長輩一般,每日請安問候,還會採摘香花擺在盤中敬獻,形成獨特的「盤花」文化。
村民敬獻的「盤花」以香花為主,包括玉蘭花、含笑花、山馬茶等香氣濃郁的花卉,將花卉洗淨之後,堆疊在盤子或碗裡;如果是單一花材,大多平放在碟盤中,也有將多種花材環狀堆疊,無非是表達對「伯公」的敬意。
內埔臨近大武山下,因位在平原「內」側的荒「埔」地而得名,客家居民約占60%,為「客家六堆」的「後堆」。鄉內保留不少歷史建築,有李氏宗祠、曾氏三省堂、徐家古厝等,即使不刻意走訪老街,傳統建築仍不時映入眼簾。
醫學博士 創辦美和中學
美和棒球隊屢次在國際賽大放異彩,在幕後出錢出力的徐傍興(1909-1984)是幕後最大功臣。內埔鄉美和村出生的徐傍興,是知名外科醫學博士,有「台灣第一刀」的稱號,為回饋鄉里,1961年獨資創辦美和中學。
徐傍興的家訓是:「要幫助別人得到希望」,因此當1970年七虎少棒隊因未能衛冕世界冠軍,無法加入北部華興中學球隊,徐傍興成立美和棒球隊,收留這批學生,又禮聘客家棒球教練曾紀恩到校指導球隊。
自1970年到2001年,美和青少棒得過11次、青棒9次世界冠軍。徐傍興在醫療、教育上的貢獻,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。位於美和村的徐家古厝,是徐傍興祖父所置,為百年客家傳統建築,古厝內有徐傍興雕像、大事記以及舊照片。
傘架聚落 六堆客家園區
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佔地約30公頃,園區地標為6座傘架聚落式建築,以「為大地打傘遮蔭」的概念,結合客家「笠嬤」(斗笠)與紙傘意象,傘架上的太陽能光電系統,利用南台灣豐富的陽光資源,提供園區環保綠能,可節能減碳。
園區以展示台灣客家文化、常民生活體驗為主軸,兼具博物館、語言文化傳習、展演、生態保育、休閒遊憩等功能;園區內規劃有傘架客家聚落、自然草原、田園地景、九香花園伯公區等4大區域,環境優美,夏夜流螢點點,更添韻致。
豐田老街 穎川堂歲進士
豐田老街是18世紀中葉發展而成的古聚落,有巴洛克式洋樓、台灣紅磚屋、日本昭和時期的洗石子建築,巷內有傳統三合院,充滿懷舊風格。其中鍾家古厝「穎川堂」,懸有鍾召棠「歲進士」匾額,相當獨特。
根據文史工作者、退休醫師邱統凡考證,台灣的「歲進士」是各地書院貢生參加會考後,全台第一名的「貢元」報請禮部授予「歲進士」。鍾召棠在1863年擔任六堆大總理,協助清廷平定戴潮春之亂,因功實授同知五品,並選為歸部知縣。
鍾家古厝不遠處的「懷忠門」,又稱為「新北勢庄東柵門」或「豐田隘門」,為國家三級古蹟。原本是在聚落外圍設置的「境界柵門」,後因鄉勇協助平定林爽文之亂有功,由朝廷頒「懷忠」匾以示功勳,牌匾即被置於城門上方,以紀念先民忠勇精神。
三教合一 儒釋道連體廟
內埔鄉「昌黎祠」是全台唯一主祀韓愈的廟宇,位於內埔村的昌黎祠,與旁邊的觀音廟、天后宮連為一體,成為罕見的儒、釋、道三教合一廟體,且由同一單位管理,顯示客家人對宗教的兼容態度。
韓愈世稱「韓昌黎」,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,在擔任潮州刺史時,帶動學風,被尊為「嶺南師表」。嶺南先民於明末清初來台,在內埔建昌黎祠,敦請名師講學,如今昌黎祠雖已無書院功能,但每逢考季,都有無數考生到此祈福。
客庄文化 盤花祭祀伯公
內埔鄉民以務農為主,信仰掌管農事耕稼的土地神,尊稱土地神為「伯公」,不僅「伯公廟」林立,還會在廟旁植種大樹讓「伯公」乘涼。客家人對待「伯公」如同自家長輩一般,每日請安問候,還會採摘香花擺在盤中敬獻,形成獨特的「盤花」文化。
村民敬獻的「盤花」以香花為主,包括玉蘭花、含笑花、山馬茶等香氣濃郁的花卉,將花卉洗淨之後,堆疊在盤子或碗裡;如果是單一花材,大多平放在碟盤中,也有將多種花材環狀堆疊,無非是表達對「伯公」的敬意。
最新消息
為北宿霧重建發聲 慈善音樂會凝聚希望
2025-10-21泰山佛光童軍重陽送暖 敬老傳愛歡喜同在
2025-10-21潮州佛光童軍團探索教學 認識海洋山林生態
2025-10-21法寶寺整理人生系列座談 營造理想的居家空間
2025-10-21妙法寺重陽敬老傳遞孝心 人間有情佛光有愛
2025-10-21台東海山寺大雄寶殿修建圓成 佛光山祝賀
2025-10-21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鄉土情4-3
2025-10-21〔寶島采風〕埤塘照影水鄉風 歌仔飄韻戲味濃
2025-10-20森林覺醒戶外課程 以實作導入自然永續教育新模式
2025-10-20南華大學傳播系啟用SNG車 轉播全運會軟式網球
2025-10-20
相
關
消
息